互联网时代依然内容为王 好的喜剧电影一定有观众

2016-04-23 15:58 千龙网

分享
打印 放大 缩小

4月22日,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三大主题论坛之一“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喜剧电影的魅力”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办。

本次论坛聚焦“喜剧电影的魅力”,由编剧、导演、影评人张小北主持,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美国南加州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杰森·E·斯奎尔、香港电影导演、监制黄百鸣及英国影视制片人菲诺拉·德怀尔等出席论坛,并和大家分享了电影制片经验、内地喜剧电影发展等话题。

国产喜剧电影前景光明

近几年来,我国电影突飞猛进,从电影本身来看最突出的变化无疑是喜剧片数量的增长和市场反映的爆棚。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张宏在致辞中提到,电影《美人鱼》突破30亿元大关,目前有4部破十亿国产影片当中,喜剧电影占了三席分别是《港囧》、《夏洛特烦恼》和《煎饼侠》。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巡视员卞建国则给出了2016年的北京市票房数据:到4月19号北京市电影票房已经达到了9.98亿元将近10亿元,放映电影是65.4万场,观影人数达到2232万人次。

创意、想象力严重不足和山寨较多等是国产喜剧硬伤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先生用不断创新高来描述中国电影的新常态。他介绍道,在去年十部影片里喜剧电影占据四席,同时有不少影片具有很强的喜剧元素,包括《捉妖记》、《澳门风云》等。调查显示,喜剧片是观影最受欢迎的类型,占比高达72%,这也促使喜剧电影的创作和生产从2006年以后产量不断提升。超过半数以上的观众进电影院,如果在其他信息都不太掌握的情况下,他们的第一选择就是看喜剧片。此外,现在大多数年轻观众走进影院看电影的主要冲动不是去寻求艺术审美的满足,而是寻求一种社交化的、娱乐性的需求,喜剧电影已经成为年轻人释放生活工作压力的重要途径。现在有一种现象只要贴上喜剧片,就能获得高票房。深层次的原因是满足了社会的文化心理需求,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很多专家分析观众对喜剧片的需求甚至可以说是刚性的。

饶曙光也对国产喜剧片的拓展进行了肯定。他认为,很多青年导演由于只能拍中低成本的电影,所以喜剧片成为电影创作的第一选择。为了让喜剧片有更丰富的元素,与其他类型的嫁接就成了一种必然选择,在这方面的拓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不过,部分喜剧的质量还是需要警惕的。他认为,《恶棍天使》降低了中国电影的美誉度,中国电影不能鼓励这样的创作,不能朝这样的方向发展,应该承担中国电影应该有的社会责任。

国产喜剧电影的创作存在哪些问题呢?饶曙光表示,中国电影必然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主要的问题还是要通过品质的提升,通过跟喜剧电影注入更多的社会和文化内涵来引导观众的欣赏,创意永远是电影发展的原动力和内生动力。创意、想象力严重不足,山寨比较多,同质化比较严重,则是国产喜剧电影的硬伤。

首先,中国电影小品化叙事倾向非常严重,但需要在叙事和故事层面,在喜剧人物塑造层面有所突破。其次,互联网+电影或者电影+互联网对喜剧电影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网生代电影带来碎片化的消费,也成为影响电影创作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包括IP,围绕IP有很大的争论。当下的年轻观众群体,天然具有互联网的思维。他对于非线性的叙事、小品化的条约、网络热点语言集合式的运用,像穿越式很多语言的运用,他们都能够看得津津有味,但是一味迎合他们的口味,也可能拉低喜剧电影创作的品质,我们还是要强调内容为王。

此外,值得警惕的是,前几年的青春片只要贴上青春的标签都能获得高票房。但是由于缺少新的一些拓展,情节老三样,桥段没有一些新鲜因素的注入,影片就会呈现不断递减的趋势。如果喜剧片不能有效拓展会不会重蹈喜剧片覆辙?现在有的人认为喜剧电影就是简单的配方生产——明星+桥段+一些语言,这一定会让喜剧片的创作出现问题。比如说《澳门风云》本来是很好的品牌可以延续,但《澳门风云3》可能难以为继了。

最后,喜剧片的创作需要政府扶持、资本注入等,更重要的是苦练喜剧的内功,突破喜剧创作的一些瓶颈,从现实生活当中寻找更多的能够与人们发生各种情感关系的元素,同时在故事层面,在喜剧人物塑造层面能够下更大的力气,包括合理化的配置资源,因为喜剧电影创作可能更需要一个长期合作、磨合一个有效的团队,还缺乏一些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尽管我们现在有了黄渤、有了徐峥、有了王宝强但是还不够,我们仍然需要更多的喜剧明星。

只要是好的喜剧,就一定会有观众

香港著名电影导演、监制黄百鸣说,他做了30多年的电影,共做了三家电影公司,参与制作的电影超过200部,大部分剧作都是喜剧,他觉得喜剧非常有魅力。

黄百鸣说,他的喜剧电影有三个系列。第一个系列电影就是《最佳拍档》,是动作喜剧,1991年拍的,1992年春节放映,当时大家称之为贺岁电影,打破了记录。《最佳拍档》第一部加入了一些莎士比亚舞台剧的片段和大量的飞车特技,《最佳拍档》出了五集,都很受欢迎。

第二个系列就是校园喜剧《开心鬼》系列,当时他们设置穿越情节的时候,那时的影坛还没有没有穿越,可以说是非常少有的桥段。他清晰地记得是用5000元钱从一个中学生那买下了剧本版权,这个中学生后来也当上了导演,“而且非常有名,他就是马伟豪”。

第三个系列就是《喜事》系列,《喜事》拍了不止五集,包括《家有喜事》、《八星报喜》共计八九部,从80年代、90年代到现在还有喜事系列的出现。他坦言,每一部喜事系列的电影都有不错的效益,包括前期的《开心鬼》系列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因此,他认为,好的喜剧是一定有观众的。

责任编辑:王双(QJ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