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中国秀《西游记》澳门启幕 重塑文学经典

2017-02-21 11:03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洪荒宇宙,石猴出世,炸裂万道光芒;龙宫夺宝,惊涛骇浪,苍龙翻腾咆哮;取经路上,群魔乱舞,禅心坚定如初;极乐世界,十方诸佛,漫天妙音花雨……在 270 度的视觉空间里,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经典场景,在绚烂的科技与舞美、震撼的音响与动效中,一幕幕复原在观众在眼前。 

猴年岁尾,由北京华严集团与金沙中国联合投资 3 亿美金、 历时 8 年精心打造的全球最宏大的室内舞台剧——大型中国秀《西游记》,终于在澳门金沙城中心专属剧场拉开了首秀的大幕!

追求原创,全力打造中国大秀

大型中国秀《西游记》是目前全球最宏大的一部室内剧演出,也是第一部由我国艺术家原创的常年驻外演出剧目。

在 70 多分钟的表演中,中国秀《西游记》呈现了舞蹈、杂技、戏曲、武打、魔术等多种极富中国元素的表演形式,配以最前沿、最时尚的灯光、舞美、音乐、多媒体和服装设计,观众跟着齐天大圣孙悟空,时而置身色彩斑斓的花果仙山,遥望锦鸡表演肩上芭蕾,笑看群猴在荡杆和蹦床上腾挪跳跃、争夺仙桃;时而置身光怪陆离的东海龙宫,见证一位妩媚的珍珠女如何瞬间幻化成美猴王, 还有一根长 20 米、直径 2 米的 LED 金箍棒如何在电闪雷鸣中从观众头顶飞向太空,又落在孙悟空的手上;时而置身漆黑幽闭的盘丝洞,看两只数十米长的魔手之间爬出无数蜘蛛,将整个剧场笼罩在阴森恐怖的气氛中……剧情设计惊心动魄, 舞美空间变幻莫测,令人叹为观止。而这就是中国秀《西游记》!

中国秀《西游记》不仅是华严集团发展战略的成果,更是创作团队八年来所坚持的原创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集中展现。

作为一个文化公司,“走出去”一直是华严集团的战略理想。10 年前,在拉斯维加斯观摩了所有的剧场秀之后,华严主创团队就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室内舞台剧仅靠现代舞美和高难度杂技来“炫技”,而忽视其内在的思想表达, 那么它的生命力便难以长久。中国的演艺作品要走向世界,绝不能盲目模仿欧美大秀的成功。只有做到兼收并蓄,以表演为术、形式为衣、内容为体、思想为魂,一部作品才能长久地保持青春与活力。

《西游记》总制作人、华严集团董事局主席徐锋告诉记者,全球演艺市场数十年来一直由欧美的作品引领风骚。其中拉斯维加斯的“秀”与纽约、伦敦的舞台剧又形成截然不同的两极:一个大众化,极尽视听刺激,但在艺术上其实乏善可陈;另一个则常常在象牙塔中舞蹈,为高阶层人群提供精神和艺术消费。

华严一直想在这两极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全球演艺市场中首创一种带有中国文化基因的第三极——“中国秀”的概念便由此诞生。徐锋介绍说:所谓中国秀,就是一种以中国故事为骨架、中国文化为内核,由中国音乐、中国杂技、中国舞蹈、中国戏曲等多种中国元素综合形成的全新舞台表演形式。而既然要打造一场“中国秀”,那么故事与题材的选择便成为了创作中的关键一环。最初,创作团队对多种选材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研究与论证。最后,作为总制作人的徐锋决定:华严团队将用这一台演出对古典小说《西游记》进行全新的改编与解读。

中国秀《西游记》在原著的基础上,进一步集神话、童话、正剧、喜剧、闹剧、魔幻剧等元素于一体,其场景在人界、魔界、仙界、佛界之间切换,从人间天上到高山海底。主创团队希望通过丰富的演绎形式与多层的叙述时空,向观众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活力和舞台表演艺术的无限可能。

八年磨剑,重塑中国文学经典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改编经典并不容易,而选择改编《西游记》这样的文化瑰宝更是难上加难。现有的《西游记》改编作品珠玉在前、不胜枚举,改编形式也包括电视剧、情景剧、动画、电影等等。

如何为西游故事换上“中国秀”的新衣,既不落窠臼、有所创新, 又能同时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与中国气派,成为创作中的一大难题。

为了攻克难关,一批活跃在国内、国际多个领域前沿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家纷纷加盟。《西游记》的文学台本由宋清海(原江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程蔚东(原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王能宪(原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胜友(原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和徐锋等人创作完成,这份不到 10000 字的台本在两年时间内、经数十次修改才最终定稿;王立平、许舒亚、瞿小松、邹野这几位中国乐坛殿堂级人物用了 3 年时间来打磨剧中的原创音乐; 中国多媒体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王之刚带领清华大学团队进行了细致而富有想象力的多媒体创作,小到一草一木、花鸟虫鱼,大到海底龙宫、西天佛国,都是他们天才构想和辛苦耕耘的成果;著名服装设计师阿宽根据总导演曾力和视觉总监易立明的艺术要求,将景泰蓝和青花等中国元素巧妙融入设计,制作出数百种美轮美奂的服饰,彰显出浓郁的中国气韵。

其次,为了将宏大的艺术构想搬上舞台,主创团队请来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一流表演艺术家。《西游记》艺术团的成员有受聘于全球最大的戏剧制作公司太阳马戏团的艺术家们,有金小丑奖、杂技国际比赛金奖、马戏国际比赛金奖和CCTV舞蹈大赛金奖的获得者们,有肩上芭蕾著名演员、武术名家以及国家京剧院名角们,还有来自俄罗斯国家大马戏团的功勋演员和来自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的演艺明星们。演员们高难度的空中杂技和各自的独门绝活使演出高潮迭起,让观众们一会儿直冒冷汗,一会儿又捧腹大笑。

最后,为了积极配合华严团队的艺术努力,金沙中国为中国秀《西游记》量身定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剧场。舞台中央一只高 15 米重 7 吨的佛手和剧场两翼两只巨大的魔手共同构成了一个奇幻的多维空间。最后一幕中,当巨大的佛手以佛教“八宝”为法器,带着极光和彩虹把魔手击成粉尘,魔手又再生为菩萨手时,由瞿小松依据《西游记》原著结尾的佛号而创作的剧尾曲《佛颂》缓缓响起。梵音漫天,最后一只蜘蛛精在观音菩萨的兰花指上化作一朵莲花……至此,中国秀《西游记》圆满地完成了它化恶为善、转恨为爱的思想表达。

没有“戏说”,没有 “八卦”,华严人严格忠于原著,用“秀”这种现代的舞台表演形式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学作品新的生命。8 年时间,2900 多个日日夜夜,华严的主创人员将中国传统的精神气质与当代的审美时尚完美融合。在文化艺术创作快餐化的当下,华严的这种细心与坚持难能可贵。

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秀《西游记》的创作就是一段漫长而精彩的取经之旅、修行之路。

回归传统,讲好中国故事

该剧总监制李前宽向记者表示:“中国秀《西游记》的成功,是中美 两国文化合作的典范。作为全球娱乐行业的龙头企业,金沙中国在众多剧目中挑选了华严的《西游记》,既是对华严的认可,也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这一切仅仅只是开始,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不竭动力。继《西游记》之后,华严集团即着手用同样的方式,将另外三部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水浒传》和《三国演义》陆续搬上秀场,从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萃取精华,回归传统,再塑传奇。

“这是一个宏伟的文化工程”,李前宽介绍说,“在中国演艺圈,华严的主创团队是一支货真价实的‘国家队’。使命和情怀是我们永远的追求,我们将秉承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不改初心的‘西游精神’,不负《西游记》, 《红楼梦》,《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四个中国文化的伟大 IP, 创作出一流的艺术精品。”据悉,中国秀《红楼梦》将继续落户澳门。

徐锋坦言:“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到澳门看中国秀,会成为全球游客来澳门的一个新的理由”。(图片由宣传方提供)

责任编辑:高骞(QN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