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创作实践与作品征集活动”全国总展演于7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电视台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秘书处指导,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吸引全国30余省市数万件作品参与,最终评选出的优秀青少年代表与专家嘉宾携手,以朗诵、创作等形式诠释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时代内涵。
在7月26日的颁奖典礼现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副秘书长、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语言文化出版分社社长鞠慧代表主办方致辞。在致辞中指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与文化基因,如“天下一家”“和而不同”等术语承载着古人对世界的探索思考,是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密钥。该活动已成为青少年亲近中华文化的桥梁、教育工作者育人新路径的沃土及社会各界共筑文化自信的平台。活动将持续优化内容设计、拓展参与形式,通过作品征集、展演、数字化传播等多元载体,构建“听得懂、学得会、传得开”的立体化传播生态,期待青少年以创意赓续文脉,让中华智慧在人生实践中绽放新光彩。
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产教融合部总监、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创作实践与作品征集活动项目负责人王磊发表《秋季征集活动总动员》致辞。他向所有参与者的支持与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强调活动将秉持初心持续举办,并通过不断优化内容设计、拓展参与形式,力求越办越好,让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传播更加生动高效。
经典为骨 少年为魂
师生携手 联袂登台
连续4日的颁奖典礼分别以北京电视台主持人王乾与青少年代表共同演绎的《少年中国说》《我想》等作品拉开序幕。“少年智则国智”的激昂朗诵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术语精神交相辉映,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的文化担当。
与会嘉宾、教师与参赛选手携手登上舞台,贡献了一批精彩的朗诵表演,生动诠释了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不息。
著名诗人阿紫与青少年共同演绎《读中国》《愚公移山》等诗作,以铿锵语调重现“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执着信念,将古人直面困难的坚韧精神融入当代青少年的声音,展现传统文化中“持之以恒”的智慧传承。
北京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首届中国播音主持政府奖“金声奖”评委,中国传媒大学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冉迪与青少年合作带来《读书要三到》朗诵,以“心到、眼到、口到”的治学箴言为核心,通过情景化的语言表达,将古人的读书智慧转化为当代青少年的学习心法,凸显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意义。
文学艺术家、一级导演(国家大剧院首席导演)周明夫与青少年共同朗诵《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的激昂宣言与青春之声交织,既展现“红日初升,河出伏流”的少年气象,又呼应中华思想文化代代相传的使命担当,让百年经典在新时代少年的诠释中迸发蓬勃力量。
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获得者米夏,与青少年合作《读书要三到》,以朱熹“心到、眼到、口到”的治学理念呼应“慎思明辨”的术语内涵;《爱莲说》,借“出淤泥而不染”的意象传递“见贤思齐”的君子品格。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播音系主任郑伟,与青少年共同朗诵《中华少年》《诫子书》《陋室铭》等作品。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古训通过少年之声焕发生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经典名句通过两代人的对话式演绎,传递出不慕名利、专注修身的君子品格,让淡泊明志的东方哲学在少年声中焕发新韵。
鞠慧社长、诗人阿紫在活动中分别为优秀组织单位颁奖,“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副秘书长、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语言文化出版分社副社长王琳与各位嘉宾共同为优秀指导教师颁发证书。嘉宾与评委分别为两组青少年代表授奖,现场掌声雷动。
文化传承形成闭环
本次全国总展演,无论是青少年的个人作品,还是与嘉宾老师同台联袂的经典名篇,都凸显了“术语传承,薪火相继”的活动主旨。据组委会介绍,秋季征集活动将于8月启动。未来,本活动将持续优化内容设计,拓展参与形式,让术语传播更生动、更深入。通过作品征集、展演、数字化传播等多元载体,构建“听得懂、学得会、传得开”的立体化传播生态。
我们愿共同守护这份初心,让术语成为融入血脉的文化密码,让每一次创作都化作点亮文明星火的种子!
(本文来源:大象新闻。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对文章事实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或与本网联系。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