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由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遇见非遗》栏目与北京鸟巢文化创意交流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非遗印迹(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浙江文心工艺品有限公司、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龙泉市瓷善青瓷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协办的展览,将以木雕非遗工艺为主,融合龙泉青瓷、德化白瓷、河南钧瓷等非遗作品,为公众呈现丰富多彩的非遗艺术,共同感非遗艺术之美,分享文化的魅力。
图|本次主题展作品展示
8月20日起,鸟巢非遗沉浸艺术展“国韵新章 时光印记”木雕展在鸟巢文化中心四层国风家展厅开展,以四大篇章勾勒木雕艺术的历史与创新脉络。
“时光印记篇”按时间脉络陈列古代至近现代代表性老木雕作品,明清时期的木雕家具、摆件以繁复细腻的雕刻工艺和丰富多样的题材,直观呈现出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让观众穿越时空感受木雕艺术的发展轨迹。
图|文心老木雕创始人柳锡松发表讲话
图|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任星航发表讲话
“国韵新章篇”聚焦蕴含文化寓意的木雕作品,精选 “龙凤呈祥”“松鹤延年”“琴棋书画”“山水风月” 等吉祥寓意、神话传说及民俗风情题材作品,传递吉祥如意、长寿安康、幸福美满的文化内涵,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与情节再现,让观众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观。
图|本次展出部分木雕作品
“匠心风华篇”集中展现当代木雕艺术家的创新探索成果。艺术家们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将现代艺术理念与元素融入创作,有的运用抽象表现手法赋予木雕现代审美情趣,有的将木雕与灯光、时钟等现代元素融合,打造出互动性强、兼具实用性的艺术作品,彰显传统技艺的当代活力。
“木雕春秋篇”系统展示木雕艺术中的圆雕、浮雕、透雕、阴雕、镂雕等常见工艺技法。通过不同技法的作品呈现,让观众直观感受每种技法的独特特点与表现力,深入理解木雕艺术的工艺精髓。展览期间,部分精选作品将进行现场拍卖,为非遗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
图|本次展出部分木雕作品
动态展演的即时互动与静态展览的深度沉浸,共同构成了非遗传承的“鸟巢表达”。从剪纸皮影的灵动演绎到木雕技艺的岁月沉淀,从传承人面对面的故事分享到工艺技法的直观呈现,这场非遗之旅,让传统技艺在现代公共空间中完成了一次鲜活的“当代对话”。
图|老木雕艺术展启动仪式
《遇见非遗》栏目将以国际化视角、故事化表达、沉浸式体验,带领全球观众走进瑰丽多彩的非遗世界,见证匠心传承,聆听文明回响。栏目旨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图|《遇见非遗》栏目启动仪式
《遇见非遗》栏目的推出,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文化声音的又一重要举措。未来,栏目将通过多元融媒体渠道,让非遗“活”起来、“动”起来、“响”起来!
图|《遇见非遗》栏目采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任星航、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刘红生
图|《遇见非遗》栏目采访龙泉青瓷非遗传承人胡少芬
图|《遇见非遗》栏目采访绞胎瓷非遗传承人柴战柱
图|《遇见非遗》栏目采访德化瓷非遗传承人兰全盛
活动现场专设访谈区,每场展演后邀请2-3位非遗传承人开展交流分享。传承人不仅讲述技艺的历史脉络——从剪纸技艺的南北流派差异到皮影戏的制作工艺演变,从民乐乐器的材质选择到武术招式的实战渊源,更分享自身的传承故事:有面对时代变化的创新探索,还有如何让古老技艺走进校园、融入生活的实践经验。
图|《遇见非遗》栏目采访文心老木雕创始人柳锡松
此外,传承人还现场解读作品中的文化寓意:剪纸中“喜鹊登梅”的吉祥寓意,皮影戏里“岳母刺字”的精神内核,民乐旋律中蕴含的自然哲思,让观众在欣赏表演的同时,更能读懂非遗技艺所承载的文化记忆与精神价值。
活动将持续至8月底,邀请热爱艺术的你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感受非遗技艺的温度与文化的厚度。
(本文来源:大象新闻。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对文章事实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或与本网联系。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