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娱乐> 正文

米兰与上海的设计共鸣:Natuzzi Italia助力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

2025-09-29 15:34 大象新闻

(2025年9月27日,上海)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2025)的核心环节——“中意设计论坛:上海米兰双城对话”于黄浦滨江主会场成功举办。作为意大利原创设计代表品牌之一,国际高端家具品牌Natuzzi Italia以赞助单位身份深度参与本次论坛,在这场汇聚了中意设计精英的巅峰对话中,以“和谐之美”呼应本次大会“设计无界,生生不息”主题,再塑城市未来美学。

Natuzzi Italia明星产品Revive单椅亮相论坛舞台

2025年是上海成为“设计之都”15周年,也是上海连续第4年举办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本次中意设计论坛围绕“友好城市 设计对话”,汇聚来自上海与米兰两城的政府代表、设计大师与行业领袖,共同探讨设计在推动城市发展、文化融合与可持续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旨在超越地理界限,以设计为媒介,推动上海与米兰之间建立更深层次的文化理解、产业协同与创新合作。Natuzzi Italia凭借其66年来对意式美学与和谐生活方式的深刻理解和持续实践,推动了两地设计资源对接、项目合作与机制共建,使“上海-米兰”成为国际设计合作的新标杆。

和谐共栖的人文精神

作为全球设计创新合作平台,WDCC大会不断推动品牌与本土设计力量的深度融合,不断探求以设计驱动新质发展之路。Natuzzi Italia也借此平台,与多位知名中国设计师携手,以融合之姿,共谋创意城市发展。

在“友好城市 设计对话”圆桌对话中,同济大学建筑系主任王一教授主持,多位中意一线设计师与战略专家将共同参与讨论。Z+H仁海设计主理人、人文主义建筑设计师张海华先生分享了如何通过设计语言将东方哲学与现代空间相互融合,在与Natuzzi合作时,如何平衡文化差异与设计语言的统一,传递出“和谐共栖”的设计理念。张先生出生于苏州,从小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设计中不断尝试中国人文主义与欧洲现代主义这两种极简思想间的碰撞,透过现象看到其中对于文化的尊重和人性的拥抱,将之转换为未来设计思考的重要方向。而当中式水墨状态通过光影关系投射在意大利的家居产品之上,美学的叠加又暗含着文明之间的叠加,形成了同一空间内两种哲学之间奇妙的对话。同样,意大利的皮具工厂内坚持了20多年手工制作的女工与一辈子投身于园林造景的中国老师傅,都用乐在其中的工匠精神为地球两端的美好生活服务。跨越时间,超越文化,设计的未来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全球化载体,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综合表达。

N+Design Award吹响集结号

在WDCC期间,Natuzzi Italia亦首次公布了第二届N+ Design Awards大赛的参赛信息。今年以“Harmony Home 和谐共栖”为主题,将于2025年10月1日启动作品征集,大赛强调人、家具、空间的和谐共生,赛事特邀Natuzzi Italia全球商业项目首席官Pasquale Junior Natuzzi、十上建筑创始人陈暄、Z+H仁海设计创始人张海华以及意大利知名设计师组成评审团,共同探寻传统基因与未来美学的共振之道,共同甄选人、家具、空间和谐共生的未来方案,构建人与空间的和谐场域。

通过 N+Design Awards 奖项评选,一方面为品牌深度链接设计师搭建平台,集结和拓展优秀设计力量,提供给设计师展示自我的舞台;另一方面,在比赛的过程中,激发创意的触角,启发生活的灵感,践行“和谐创享家(HarmonyMaker)”的品牌理念,致力于满足现代人对生活品质需求践行为用户创造和谐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未来城市的和谐住宅

作为新一代住宅项目模板之作,Natuzzi Italia在迪拜打造的Harmony Residence项目一经问世便吸引了全球目光。该项目通过Natuzzi Italia多品类产品的整合应用,与国际设计师的深度合作,打造出兼具美学与功能性的和谐居住空间。如今,设计师合作与全案设计项目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推进,不仅是品牌在全球空间生态构建中的重要一步,也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更贴近意式生活方式的沉浸式体验。

Natuzzi Italia代表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能深度参与到此次WDCC中意设计论坛,与上海、米兰两地的设计精英共话城市设计未来。Natuzzi Italia始终致力于将意大利的设计基因与全球当代生活需求相结合,通过产品、奖项与项目等多维方式,传递‘和谐之美’,引领意大利原创设计。”

(本文来源:大象新闻。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对文章事实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或与本网联系。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马剑(QZ0014)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