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平台 北京地标 中国气场 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集聚能量再启航

2016-04-13 16:32 央广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四月北京,惠风和畅天清气朗、春柳如烟百花绽放。四月北京,环球电影美美与共、积淀思想碰撞智慧、群贤毕至产业腾飞。四月北京,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集聚能量即将再启航。春天,来北京一起看全世界最好的电影;春天,来北京一起做全世界最好的电影。

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集聚能量 即将启航

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于4月16日开幕,4月23日闭幕。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多元包容推精品,提质增效促发展,盛邀国内国际电影业界同行共享资源、共赢未来,共同构建世界电影产业要素集聚平台,共同打造北京电影文化地标,共同见证中国电影文化气场。

开闭幕式将有3000余位中外嘉宾出席,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主席塞吉.洛赛克、阿根廷国际电影行业组织主席路克里西亚.卡多索、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代表、法国电影联盟代表等16位国际电影节主席及行业代表,《三人行》、《梦想合伙人》、《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等剧组主创团队以及600余位国内外著名电影人将走上红毯,出席开闭幕式。美国杜比、芬兰动画协会等国外知名电影机构,中影集团、光线传媒等国内顶尖制片和发行公司将参加相关活动。

根据中央相关精神和要求,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不再组织“天坛奖”评奖,调整为北京电视台主办。本届天坛奖评委会主席由美国著名导演,《荒野猎人》、《尖峰时刻》等知名影片制作人、导演布莱特.拉特纳担任,其他评委分别来自日本、罗马尼亚、德国、波黑共和国和中国;共有15部入围影片从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433部影片脱颖而出,角逐“天坛奖”10个奖项。

主题论坛将围绕“国际合作制片经验分享”、“合拍电影如何超越本土文化”、“中国喜剧电影的创作观察”、“互联网背景下喜剧电影的演变”以及电影衍生品市场展开对话和讨论,意大利导演吉赛贝?托纳多雷、美国导演和演员娜塔莉?波特曼、华裔美国导演许诚毅、印度导演拉库马?希拉里等嘉宾将出席主题论坛参与讨论。

电影市场着眼电影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构建电影要素、项目创投、版权交易平台,将有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韩国、芬兰、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家企业和机构进行展示、洽商和交易,参展机构涵盖创作、制作、发行、经纪、营销、宣传、技术等领域,大量以VR虚拟现实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企业参展推介成为业内热点。 除了展示、洽商和交易,电影市场还将组织“巅峰将至——解码中国电影产业升级新热点”、“共赢:国际电影产业融合新版图”、“中国票房400亿之后的冷思考”、“中国电影新征程”、“网信新影人品牌发布及来自美国的VR前沿体验”等26场行业对话和特约活动,多维度探讨、剖析、透视中国电影产业和世界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电影市场“项目创投”单元征集项目674个,征集数量再创历史新高。

电影展映已于4月8日率先开始热场。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329部参展影片中精挑细选的500余部中外电影珍品将先后登陆北京25家影院和5所高校进行为期16天总计约1000场次的放映。展映影片包括奥斯卡入围和获奖影片,戛纳金棕榈大奖、评委会大奖和评审团奖影片,柏林影展最高奖影片,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影片以及近两年全球各国热门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各展映单元中“少数民族电影展”、“经典京剧电影展”、“国家大剧院歌剧电影展”等单元满载中国文化精粹,“美国电影大师比利怀尔德110周年纪念”、“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逝世三十周年纪念”、“日本导演森田芳光纪念专题”、“著名导演桑弧百年诞辰纪念”、“香港银河映像成立二十周年纪念”、“黄建新从业三十周年纪念等影展”等系列活动心怀感激致敬大师,“国片光荣之路”单元有15部国产电影佳作登陆银屏,著名影星龚蓓苾将担任“国产电影推广之星”,并设置片前影评人导览、映后主创见面等活动,把国产优秀影片推到前台,与全球优秀影片同台展示,交映生辉。除了播放影片之外,北京展映多个单元组织了研讨、沙龙等系列电影学术活动。

电影嘉年华在怀柔区雁栖湖景区举办,活动场地采取“一主一分”模式,主会场设在雁西湖景区,分会场设在杨宋影视城。活动以动漫为主题,体现“同乐、童趣、回归”,着力扩大怀柔国家影视示范基地的影响力,打造电影特色的旅游品牌,为把北京建设成为东方影视之都奠定受众关注和品牌渗透基础。

除以上活动外,本届电影节还将举办“注目未来”、“纪录单元” 、“网络电影单元”、“电影音乐会”以及新片发布会、主创见面会、电影沙龙、行业对话等总计200余项活动。

北京国际电影节肩负使命,任重道远

北京国际电影节从诞生之初就承载着确立中国电影产业话语权、引领全球电影新发展的使命,承载着助力北京文创产业新发展、放大首都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使命。

201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广电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敏锐地意识到历史赋予北京的使命和责任,迅速集结首都优势资源、盛情邀约世界电影同行,以打硬仗、敢担当的精神,短时间内完成了的一项超大型国际电影文化产业交流平台的策划、搭建和启动。2011年4月,“第一届北京国际电影季”拉开帷幕,来自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亚洲的21位国际著名电影节主席齐聚北京,共同见证了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

五年来,作为电影产业发展要素集聚平台,北京国际电影节慎思笃行传承文化,脚踏实地筑巢引凤,殚精竭虑服务业界,积极敏锐对接市场,生机勃勃健康发展,先后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国内国际影业巨头和精英到访北京,参加开闭幕式、评奖颁奖、市场交易以及论坛、沙龙等系列活动;多部世界各国的优秀电影报名参加“天坛奖”评选;1370部世界各国优秀电影在北京展映;来自世界各国的2600多家电影机构和2万多名嘉宾来到电影市场参加展示、洽商和交易,实现累计签约总额412.64亿元;电影嘉年华累计400余万公众参与。

五年来,北京国际电影节与中国电影产业飞速发展的需要高度契合。中国电影票房收入从2011 年的130亿一路飙升到2015年的440.69亿,同比2011年增幅接近240%,同期北美电影市场增幅不到9%。在全球电影市场,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市场份额仅次于北美居全球第二;全国影院总数和银幕总数仅次于北美居全球第二。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影市场票房144.96亿,同比2015年第一季度增幅为50.94%。中国电影产业的爆发式增长需要优质高效的要素资源对接平台强力支撑;需要研判市场、透视风向,定位中国电影自己的产业发展战略和目标;需要激活智慧、积淀思想,在电影票房市场放量增长的同时形成中国电影自己的产业发展理念和主张;需要确立中国电影产业在全球电影业界的话语权,引领全球电影产业新一轮的发展,开创世界电影文化、电影艺术和电影产业发展的新格局。面对这一切需要,北京国际电影节肩负使命,责无旁贷。

北京国际电影节与首都城市功能定位高度契合。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2014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826.3亿元,占地区经济比重达到13.2%,是首都经济中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2015年1至9月,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仍然实现13%的增长速度,其中,电影产业的支撑作用极其重要。作为中国电影之都,北京聚集了全国80%以上的制片机构,电影产量接近全国电影总产量的1/2,电影票房接近全国电影总票房的10%,名列全国各大城市之首。2015年,北京电影票房收入31.5亿,列全国各大城市之首;人均年观影次数3.3人次,为全国最高;人均银幕占有量居全国第一。2015年,北京生产影片291部,占全国影片产量总数的42%;在票房前20名的国产影片中,北京出品13部,占比65%;票房超过10亿的5部国产影片中,北京出品4部,占比80%。2016年第一季度,北京电影市场票房达到8.74亿。毋庸置疑,电影与北京血脉相连,北京电影产业的发展对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而言,是极其重要的栋梁支撑。同样毋庸置疑,对于北京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首都绿色经济的健康发展而言,北京国际电影节是不可或缺的产业平台和城市名片,北京国际电影节肩负使命,责无旁贷。

“广交会”诞生于1957年,改革开放之后蓬勃发展、声名远扬,2007年,“广交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这个平台将“中国制造”推向世界。伴随着“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中国经济走过了破茧化蝶历程,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广交会”把“中国商品”和“中国制造”推向世界之后,“北影节”的使命,是致力于以电影为介质和载体,把“中国思想”和“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北京国际电影节肩负使命,任重道远,必将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石凝(QS0003)